野草2023新地扯一二免费进入 _已满十八点从此进入忘忧_x8任你燥2023众乐乐

给家长的五个建议

来源:小学部     作者:贾中军    发布时间:2006-09-07

 

给家长的五个建议
 ――潮阳实验学校第五期“家长学校”家教讲座提纲
贾中军
(二○○四年十二月)
尊敬的各位家长:
  我们潮阳实验学校自办学以来,始终把提供优质教育和优质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作为我们办学的追求。由于得到了各位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学校走上了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去年,我校相继通过了广东省十佳民办学校、广东省一级民办学校和全国先进民办学校的评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民办学校的样板。今年开学以来,我们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思路:扎扎实实地抓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扎扎实实地抓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走依靠提升质量来发展学校的道路。
  今天,我们邀请各位家长来到学校,一方面是为了让你们能更全面地、直接地了解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你们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和成长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我校的所有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还要和你们共同商讨如何教育孩子的一些问题。借此机会,我想就家庭教育问题给大家提五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不要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对子女都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往往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从孩子一生下就开始设计教育构想。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更为迫切。今天在坐的各位家长不惜花比公办学校多几倍的钱,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也正反映了你们希望尽自己的能力让孩子能受到最好的教育,长大能有大的出息,你们这样做无疑是很明智的。但我在这里要建议各位家长: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不可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三者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俗话说:“家庭是孩子出生后进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早的、是深刻的。我国古代的《三字经》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意思和“孟母三迁”的故事都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在孩子面前都应注意自己的言行,都应关注孩子的品行。
  第二个建议:要特别重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我们的孩子如果能够既成人又成才那是最理想的。即使成不了才,也应让他们成人。一方面,如果人的思想品德出了问题,那么这既是社会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另一方面,只有行为习惯好,才能保证学习好。因此,我们学校办学理念中有这样一条“做人为先,德育为首”。建校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更应把重点放在品德教育、习惯培养和人格塑造上,因为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不是所有家长都能辅导学生的学习,但所有家长都能教育孩子如何做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著名教授、商学院院长陈心刚先生是世界著名学者。陈先生回忆他成长道路时,他认为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小时候父亲的教育。陈先生的父亲经常同他下棋,这位非常慈祥温和的父亲确从不许儿子悔棋,他是有意识的,其目的是教育孩子做事要讲规则。因此,陈先生从小就知道人的行为要守规范,从小就培养自制力,遵守纪律和公德,并养成习惯。中国有句俗语:“没有规距,不成方圆”。
  1993年,中日两国近百名11岁-16岁少年,联合在内蒙古开展了一次草原探险野营活动。组织者要求,孩子们须负重步行,自己安排食宿。然而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整个活动表明,中国的孩子们意志薄弱,生活能力差,环境意识也弱。他们不懂做饭,也不肯做饭,垃圾乱扔,借故解除“包袱”,稍有不适就坐车吃小灶。而日本的孩子们,都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和帮助别人,争着做饭,在草丛里发现鸟蛋就用树枝围起来以示保护,生病了也坚持负重步行,说是一定要经受住考验。两国少年的鲜明对比,使日方的一位组织者狂傲地断言:“你们这一代人,不是我们的对手!”日人此言,虽下结论太早,但冷静想想,的确让人“忧从中来”,从中反映我们家庭教育在孩子品质培养中的严重不足。
  在品德培养方面主要应抓以下几点:
  1、在家庭里,家长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身、学习、用餐、就寝等要有规律)。
  2、要在待人接物中培养孩子尊重别人、懂得礼仪、孝敬长辈(给客人或家长让座、泡茶、盛饭,不影响大人休息等)。
  3、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对家庭、社会负责任,做事要有责任心(举例:我国古代“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是美德,但也值得思考;美国的母亲分梨是看谁做完了事,谁才能得到梨,从小培养责任意识)。
  第三个建议: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又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我们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道理,那就是:实实在在地抓教学,靠高质量来打造学校的品牌,迎得家长和社会的承认。
  当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家长也要重视他们的学习,当然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应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要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孩子到家后,应先做作业,做完作业才可以玩。学的时候,就要学得扎实;玩的时候,就要玩得痛快。
  2、要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的习惯。孩子在读书、做作业时,不要让他们看电视、听大人谈事、吃零食、玩东西等。
  3、要养成多看课外书的习惯。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学生仅仅读好课本是不够的,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
  4、要培养提问题的习惯。孩子在观察中、读书中总爱问“为什么?”,这是好奇心的表现,做父母的要加以爱护,并能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通过查资料、再观察、积极思考等方式加以解决,而不能嫌烦。很多事实表明,只有善于提出问题的人以后才会有所创造。
  第四个建议:要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品质
  在我们学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来自富裕家庭,这些孩子都是很幸福的。但富裕家庭的孩子也容易养成懒惰和攀比的不良习惯,人一旦养成了这种的习惯,哪怕再多的财产也不够他挥霍。中国有条古训: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当前也流行一句话:再穷不能穷了学校,再富也不能富了孩子。因此,我们这样的家庭更要培养孩子勤劳和节俭的品质。
  美国汽车业巨子福特,在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并不优秀,但他十分喜欢手工劳动。他在6岁时就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螺丝刀、小铁锤等多种工具。他时常跑到自己家的农场里把机器拆得七零八落,然后又能把它们组装起来。他在课堂上经常拆装自己的手表。对于福特的这一兴趣,其父母因势利导,还带他去见识蒸汽机(1876年夏13岁)。后来他成了世界汽车业巨子。
  全球最大的连锁旅馆创始人希尔顿(美),在他还没到上小学的年龄时,就开始给他父亲打工挣钱。小的时候,主要是割草、喂牲口和搞卫生,13岁起帮父亲做商店的助理店员。在劳动中,希尔顿学会了经营和创业,最终成为世界旅馆业的巨人。
  中国的家长一般都喜欢孩子在学习文化课之外能去学钢琴、学绘画等,不重视劳动教育。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分钟,而中国只有12分钟。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菜园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与之比起来,我们身边的孩子未免被娇宠得过了头。
  要从小培养孩子劳动的意识和习惯: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自己的小衣服自己洗,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玩具等自己整理,要帮助家长做做饭、洗碗等力所能及的劳动。
  孩子在劳动中能体会父母创业的艰难,能培养爱父母的情感和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相互攀比的节俭品质。在劳动中能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锻炼意志和吃苦精神。
  第五个建议:家庭教育要讲究艺术
  1、要有民主的思想:家长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使用高压政策。
  2、要做到教育的一致性:家庭与学校、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配合。
  3、要多鼓励、赏识:不要总拿别的孩子的长外与自己孩子的短处比,要鼓励、引导。
  4、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自己的言行要有教育性,家庭环境要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上一篇:[文章转载]谈家庭教育的误区

下一篇:[文章转载]懂得尊重与欣赏他人

叙永县| 邵东县| 四子王旗| 金川县| 固镇县| 兴隆县| 平远县| 海晏县| 孟连| 永定县|